搜索
首页 《李节推亭子》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意思:长林相互遮蔽,苍翡翠浮天晚上。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李节推亭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人在盱江的郭东门,看到江水清澈碧绿。他望向东南方的群峰,山峰连绵,高耸入云。长林繁茂,苍翠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这里的环境清幽,虽然离青天很近,但居住在这里的人却并不多。诗人感叹,只有子初这样的人,才能在这样的烟雾缭绕的地方找到住宅。 诗人燕坐在家中,远离了世俗的喧嚣,门前没有尘世的客人。他在宅子中建造了一个更深的亭子,让自己可以更安静地生活。时花盛开,婀娜多姿,山鸟鸣叫,清脆悦耳。家里的新酒已经酿熟,诗人高兴地准备了一场美好的宴席。他已经看轻了华贵的簪子,更不用说珍贵的拱璧了。 诗人也有自己的田地,和子初的田地相望在阡陌之间。他希望能够驾驶着柴车,去和子初相聚,一起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盱江郭东门,江水湛虚碧。
东南望群峰,连延倚天壁。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青冥窗户寒,居者非咫尺。
子初得从谁,有此烟雾宅。
燕坐远世喧,及门无尘客。
筑亭更求深,缓带聊自适。
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
家酿熟新樽,欢言命良席。
故已轻华簪,宁论珍拱璧。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车,过从伫三益。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长林

    读音:cháng lín

    繁体字:長林

    意思:(长林,长林)

    1.高大的树林。
    三国·魏·嵇康《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陆机《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

  • 苍翠

    读音:cāng cuì

    繁体字:蒼翠

    英语:verdant

    意思:(苍翠,苍翠)
    青绿。
    南朝·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宋·陆游《老学

  • 日夕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夕

    英语:day and night

    意思:
    1.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复诊之,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