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意思:树影拂云密,藤阴覆水低。
出自作者[唐]宋之问的《发端州初入西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同时又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溯溪图,通过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联“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以问句开头,引出诗人的行程,即在清晨时分溯越溪而上。这一开头既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又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描绘了山间的景象。翠微指的是青山,宿雨指的是昨夜的雨。这句诗的意思是青山上还挂着昨夜的雨水,而红色的山谷正在晴朗的彩虹下饮水。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颈联“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进一步描绘了树林和藤蔓的景象。树影交错,仿佛能够触及密集的云彩,而藤蔓覆盖在水面上,使得水面显得更低。这一联通过对树影和藤蔓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
接下来几联,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潮水回流,船只驶出港口,诗人望着远方的家乡,感到迷茫。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人们的心意总是怀念着北方,而江水却日日向西流去。诗人通过对比人和江水的方向,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诗人看到喜鹊而感到开心,但听到猿猴的啼叫又忍不住拭去泪水。这一联通过对比喜鹊和猿猴的叫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思乡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