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
意思:堂堂东海国,国内政治谨慎治理。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读管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刻的理解,对管仲辅佐齐桓公、推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走向富强的历史功绩,对孔子、孟子的评价,对后世儒生狂妄无知的行为表示了遗憾和批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历史事实,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首先,诗中描绘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情景,表达了对管仲的敬仰和赞扬。诗中提到“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意思是说管仲辅佐桓公并非偶然,而是他平生心志的体现。接着,诗中又描述了管仲治理内政、发展经济的情景,如“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表达了对管仲才能的肯定。
其次,诗中对孔子的评价也十分深刻。诗中提到“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意思是说孔子免于夷狄之地的贫困生活,认为这是由于管仲的功绩所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孟子与孔子相偶的看法,并不轻视管仲。
此外,诗中对后世儒生的行为表示了遗憾和批评。他们盲目诋毁历史人物,毫无根据地轻率评价,这种行为在诗中被形容为“不量分”、“昧所从”、“受其弊”。这些儒生没有理解圣贤的真正意图,盲目诋毁历史人物,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最后,诗中还批评了商鞅的操术不当。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的改革虽然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诗中认为他的做法违背了原则,导致自身受到弊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肯定和对后世儒生的批评,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理性和智慧的追求,这是这首诗的重要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