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景福东厢诗·夜意》 风静虚成韵,霜轻未作花。

风静虚成韵,霜轻未作花。

意思:风静虚成韵,霜轻不做花。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景福东厢诗·夜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宁静而深沉的诗,充满了对宇宙无尽奥秘的敬仰和探索。诗人以清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清寂的夜晚,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首句“清夜四无哗,深严上帝家”描绘了夜的静谧和神秘,渲染出一种庄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广袤无垠和神秘深邃。诗人的视角向上帝家延伸,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宗教或神秘的体验。 接着,“星翻珠纲白,斗挂玉楼斜”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景象。星星像是翻滚的珠纲,洁白而明亮,北斗星斜挂在玉楼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空画卷。这两句充满了诗人对天空的赞美和对宇宙美的向往。 然后,“风静虚成韵,霜轻未作花”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的静谧和霜的轻微。风虽然静止,但却形成了无形的韵律,霜虽然轻微,却并未形成花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 最后,“还疑汉津客,浩荡寄流槎”两句,诗人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宇宙无尽奥秘的疑惑和探索。他疑惑那些乘坐木筏在银河漫游的客人,是否也能如此浩荡地寄身于这无尽的宇宙之中。 整首诗以夜晚的宁静和宇宙的广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敬畏和思考。诗人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意象生动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夜四无哗,深严上帝家。
星翻珠纲白,斗挂玉楼斜。
风静虚成韵,霜轻未作花。
还疑汉津客,浩荡寄流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作花

    读音:zuò huā

    繁体字:作花

    意思:长出花蕾;开花。
    南朝·宋·鲍照《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桠间,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