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吾雏》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意思:抚养虽然傲慢愚蠢,性识颇聪明。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吾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深情的父爱诗,通过描述父亲对幼子的疼爱和关怀,表达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首段描述了诗人的幼子阿罗才七岁,诗人自己却无能无为,只能怜爱这个没有兄弟的孩子。诗人抚养孩子虽然显得有些骄纵和呆板,但孩子的天性聪明伶俐,学着母亲画眉的样子,效仿诗人吟咏诗句。 二、三段描述了诗人的牙齿开始脱落,而阿罗的牙齿却是昨天才开始长出,头顶的髻发也刚刚形成。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孩子却在茁壮成长。 四、五段诗人反思自己年老体衰,而孩子却还是婴孩,老幼不能相互依靠。诗人回忆起古代那些有慈爱心的人,如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并不轻。 六、七段诗人表示虽然不能期望孩子能为自己做什么,但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对父亲的情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己和孩子的描述,表达了对孩子的疼爱和对父亲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父爱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
但未忘父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抚养

    读音:fǔ yǎng

    繁体字:撫養

    短语:拉 育 养 养育 鞠

    英语:to foster

    意思:(抚养,抚养)

    1.谓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

  • 聪明

    读音:cōng míng

    繁体字:聰明

    短语:精明能干 小聪明 智 足智多谋 隽 明白 耳聪目明 灵性 灵气 颖慧 大智若愚

    英语:intelligent

    意思:

  • 呆性

    读音:dāi xìng

    繁体字:獃性

    意思:傻气;痴迷劲儿。
    《红楼梦》第五八回:“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
    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叶,故也乱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