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赠定光上人》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意思:一个坐在十五年,林下秋又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赠定光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是一首深情的自我反思和内心探索的诗篇,表达了一位中年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领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出家修行,经过四十年的修行,他终于领悟到了“径入大道”,也就是找到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磨难,但主人公却坚定不移地追求着真理,这体现了他的决心和毅力。 接着,“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描绘了主人公在山林中静修的场景,他一坐就是十五年,无论春夏秋冬,都在默默地追求着真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世俗世界的反思。他发现自己曾经被世俗的观念和见闻所迷惑,以至于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受到了忧喜的干扰,影响了自己的身心。这表明了主人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世界的深刻反思。 最后,“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表达了主人公对回归本真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真的状态,不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这体现了主人公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中年人在人生道路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自我反思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对世俗世界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回归本真的渴望。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篇,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林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林下

    英语:sylvan life; retirement from official life

    意思: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梁·任昉《

  • 一坐

    读音:yī zuò

    繁体字:一坐

    意思: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
    《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于地,而首再至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