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意思:不采而出,在兰有什么关系。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琴曲歌辞·猗兰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猗兰》是一首对兰花美好形象的赞美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品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以猗兰的美丽形象开篇,描绘出兰花的美丽动人,香气四溢。接着,“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表达了兰花无需采摘,自然散发着香气,这种自然之美并不会因为无人采摘而受损。这实际上是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君子无需追求名利,只需保持自己的品格,就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作者开始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他行遍四方,看到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不义,感到无奈和忧虑。然而,“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作者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用时间和经历来磨炼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在雪霜之下依然茂盛生长,象征着君子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坚韧和顽强。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荠麦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因外界的伤害而改变自己的品格。
最后,“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荠麦的茂盛生长象征着君子的美好品质,这种品质是他们所坚守的。这也是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和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兰花的美丽形象和君子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期望和坚守美好品质的信念。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