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蓦山溪·芳菲叶底》 芳菲叶底。

芳菲叶底。

意思:芳菲叶底。

出自作者[宋]万俟咏的《蓦山溪·芳菲叶底》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是一首对岩桂花的赞美诗。 首先,诗的开头“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表达了岩桂花的美丽和香气在叶子下面的展现,秋天的江面上,岩桂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描绘岩桂在叶子下面的芳菲展现,表达了岩桂的美丽和香气是隐藏而内敛的。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这两句描绘了岩桂的颜色和质地,深绿色的叶子保护着轻黄色的花朵,青女(霜)也惧怕让岩桂变得憔悴。这里表达了岩桂花的坚韧和生命力,即使在严寒的霜冻之下,也能保持其美丽和香气。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这几句赞美了岩桂花的开放时间和香气,岩桂无论早晚都能在九秋时节开放,花香能飘七里远。这进一步强调了岩桂花的坚韧和持久性。 “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这两句表达了岩桂花的独特地位和美名,它在珠宫里独步天下,有着岩桂这个名字,象征着它的高贵和独特。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这几句则表达了岩桂花的优雅和仙气,它如同旧时的霓裳曲一样优美,无需向广寒宫中的嫦娥询问,它只需要在仙气中飞舞和酬谢仙蕊即可。这里用典,将岩桂花的形象提升到了仙气的层次。 最后,“香外无香比。”这一句再次强调了岩桂花的独特香气,它在香气之外无物可比拟,进一步突出了岩桂花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岩桂花的美丽、坚韧、优雅、香气等特点,表达了对岩桂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菲叶底。
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
佳名岩桂。
却是因遗子。
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作者介绍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关键词解释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