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犹古昔,人物不尘埃。
意思:山川还是古代,人物不尘埃。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桃源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桃源分二种,半在此源栽。向为逃秦去,今还归赵来。山川犹古昔,人物不尘埃。刘阮何为者,无言空自回。》是一首描绘桃源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首联“桃源分二种,半在此源栽。向为逃秦去,今还归赵来。”诗人以桃源为背景,描绘了桃源的两个不同版本,其中一个在诗人所在的源头栽种,暗示着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用“向为逃秦去,今还归赵来”来描述桃源的吸引力,表达了人们为了逃离秦朝的纷扰而来到这里,如今又因为赵国的安宁而回归。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历史背景,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颔联“山川犹古昔,人物不尘埃。”诗人用“山川犹古昔”来形容桃源的山水依旧如古时一般美丽,没有受到尘埃的污染。而“人物不尘埃”则表达了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尘埃般的烦恼。这两句诗描绘了桃源的清新自然和人们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刘阮何为者,无言空自回。”诗人借用了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寻觅桃源却不得的人们的同情和感慨。他们虽然无言,但他们的行动已经表明了他们对于桃源的向往和追求。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未能寻得桃源的人们的遗憾和惋惜。
尾联“无言空自回”是诗人对刘晨、阮肇的回应,也是对那些未能寻得桃源的人们的劝诫。他们无言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心中的理想之地,而那些未能寻得桃源的人则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寻找自己的出路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桃源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