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酹江月/念奴娇》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意思:他离开后补,墨梅又有明月。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酹江月/念奴娇》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寒相命》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中傲然挺立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这首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的意象丰富:诗中描绘了梅花在冬天的各种姿态,从初绽的梅花到盛开的梅花,再到落尽的梅花,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此外,还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如“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以及梅花的香气,“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2.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偃蹇风前,沈吟竹外”,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和气质。 3. 情感真挚: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认为梅花是人间唯一的风景,只有梅花才能与它相匹。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这首诗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例如,诗中提到的“探花使断”和“只向窗前埋灭”等,都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和执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梅花生长环境的关注,如“寂寞小小疏篱”,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生长环境的关怀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和真挚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问更好。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墨梅

    读音:mò méi

    繁体字:墨梅

    意思:墨画的梅。
    宋·周密《志雅堂杂抄》:“衡州有花光山,长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谓花光梅是也。”
    元·汤垕《画鉴》:“杨补之墨梅甚清绝,水仙亦奇,自号逃禅老人。”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去后

    读音:qù hòu

    繁体字:去後

    意思:(去后,去后)
    以后。
    明·朱权《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王景春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