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归有感》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意思:平生所喜欢的人,最多也不过六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晚归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吊慰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对李家孤和崔家疾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的感慨。 首联“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通过“回马”和“独”两个词,描绘出诗人孤独归来,低眉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无奈。 颔联“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平生所好的事物的反思,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刘三十二校书和元八少尹,是诗人的两位好友,他们先后离世,使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尾联“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诗人感叹自己逐渐老去,再也无法与故人共游,只能在春城的明媚风光中独自叹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光的珍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
[时李十一侍郎诸子尚居忧,崔二十二员外三年卧病。
]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
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
[刘三十二校书没后,尝梦见之,元八少尹,今春樱桃花时长逝)。
]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不过

    读音:bù guò

    繁体字:不過

    短语:然 而是 但 可 而

    英语:merely

    意思:(不过,不过)

    1.无差错。
    《易豫》:“天地

  • 所善

    读音:suǒ shàn

    繁体字:所善

    意思:要好的朋友。
    《史记刺客列传》:“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清·姚鼐《范蠡论》:“范蠡之子,杀人繫于楚,蠡令其少子行千金于所善楚·庄生救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