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塞》 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

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

意思:一万骑兵进入山海关,皋兰苦战回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入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以下是对其的赏析: 首联“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描绘了浩大的战争场面,数万骑兵冲入榆关,经过在皋兰的艰苦战斗后返回。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的惨烈和英勇,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颔联“摧锋佩刀缺,蹋血马蹄殷”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细节,刀锋破损,马蹄染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颈联“铙吹来风外,牛羊出雾间”描绘了战争之外的景象,铙吹声声,牛羊在雾中出现。这两句诗在描绘战争之余,也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壮丽。 尾联“须知沙塞恶,壮士变衰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感慨,沙塞的恶劣环境,让壮士们的容颜变得衰老。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悲观态度,也表现出对战士们坚守边疆、为国捐躯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悲痛和对战士们的敬意。诗歌的语言生动,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
摧锋佩刀缺,蹋血马蹄殷。
铙吹来风外,牛羊出雾间。
须知沙塞恶,壮士变衰颜。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皋兰

    读音:gāo lán

    繁体字:皋蘭

    意思:(皋兰,皋兰)

    1.泽边的兰草。
    《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清露被皋兰,凝霜霑

  • 苦战

    读音:kǔ zhàn

    繁体字:苦戰

    短语:恶战

    英语:struggle hard

    意思:(苦战,苦战)
    拼死战斗。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匈匈,苦战数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