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路都曹》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锺。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锺。

意思:那将露出闪电身,坐等收千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路都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积雪覆盖下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描绘了春天来临,但积雪仍未消融,桃李等花卉无法绽放的场景,引出了诗人的感慨和思索。接下来“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陶醉,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内心的归隐之情。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他表达了自己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耿介之士,陪伴自己度过晚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 整首诗语言生动优美,意象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开朗、超凡脱俗的个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
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
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
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
更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锺。
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
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
子意谅已成,我言宁复从。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我田荆溪上,伏腊亦粗供。
怀哉江南路,会作林下逢。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坐待

    读音:zuò dài

    繁体字:坐待

    意思:坐等。
    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宜整兵马,乘谷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

  • 露电

    读音:lù diàn

    繁体字:露電

    意思:(露电,露电)
    朝露易干,闪电瞬逝。比喻迅速逝去或消失。语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宋·苏轼《送路都曹》诗:“那将露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