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悲秋辞》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意思:芦花白啊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芦苇丛。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悲秋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首先,诗中通过对虫声、树声、昼乌夜兔、芦花、蓼花、牡丹海棠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人生岁月去如水”等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知何限”等句,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今人的怜悯和对古人的怀念,以及对夕阳影里云影乱等美好事物的追忆。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再次表达了对人生冷落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但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内心的坚守和独立,即“尚余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人生、世事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
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
人生岁月去如水,燕去莺归一弹指。
星霜磨老道人心,满目世人纷如蚁。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江山紫翠饯汉唐,风物不复追商周。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知何限。
古人怜今今怜古,夕阳影里云影乱。
此身飘飘如游尘,身体发肤皆他人。
尚余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向时欢娱成冷落,谁与感慨怜萧索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花红

    解释

    花红 huāhóng

    (1) [flowers pinned and have red silk;gift for wedding]∶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

    花红缎匹

    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mda

  • 鸿雁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雁

    短语:雁 大雁 鸿

    英语:swan goose

    意思:(鸿雁,鸿雁)
    见“鸿鴈”。

    详细释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