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豚叹》 作俑者谁欤?

作俑者谁欤?

意思:作始作俑者是谁吗?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河豚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辛辣的讽刺和深沉的反思为主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中的“鲰生藜苋肠,食事一饱足”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底层的生活艰辛。而“腥腐色所难,况乃衷酖毒”则是对社会恶习的批判,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沦丧。 接着,“彭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是对某些事物的讽刺,暗示了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而“吴侬真差事,网索不遗育”则是对某些地区和人群的批判,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轻贱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 最后,“百年三寸咽,水陆富肴蓛”是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则是对某些人的讽刺和批判,暗示了某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批判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讽刺和反思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鲰生藜苋肠,食事一饱足。
腥腐色所难,况乃衷酖毒。
彭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
既非养生具,宜谢砧几酷。
吴侬真差事,网索不遗育。
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
朝来里中子,才吻不待熟。
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
百年三寸咽,水陆富肴蓛。
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
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
作俑者谁欤?
至今走末俗。
或云先王意,除恶如艺菽。
逆袅与毒獍,岁岁参币玉。
芟夷入荐羞,盖欲歼种族。
生死有定数,断命乌可续。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作俑

    读音:zuò yǒng

    繁体字:作俑

    英语:create a bad precedent

    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偶像,后因称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