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任处士归太原》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意思:因此天子,查询事务遍。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任处士归太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决策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用人、公平赏罚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朝廷用兵的决心,但敌人仍然未被击败,这无疑增加了战争的困难和挑战。诗人对古代王者师的赞扬,强调了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人谋和庙算。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呼吁天子广开言路,寻求各种奇谋妙计,以解决当前的危机。他赞扬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包括公车上书者、学者等,他们都应该有被延纳的机会。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才难以被发现和任用的遗憾。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笔和舌,虽然不是职责,但他们也应该被用于谏言。他们希望朝廷能够更加审慎地选择人才,公正地赏罚,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危机。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用人、赏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虏动边陲,用兵三十万。
天威岂不严,贼首犹未献。
自古王者师,有征而不战。
胜败系人谋,得失由庙算。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直欲采奇谋,不为人品限。
公车百千辈,不下遗仆贱。
况於儒学者,延纳宜无间。
如何任生来,三月不得见。
方兹急士时,论择岂宜慢。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
闭户不求闻,忽来谁所荐。
人贤固当用,举缪不加谴。
赏罚两无文,是非奚以辨。
遂令拂衣归,安使来者劝。
嗟吾笔与舌,非职不敢谏。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周遍

    读音:zhōu biàn

    繁体字:周遍

    短语:广泛 宽广 广 普遍 大规模 广大 大 泛 广阔

    英语:all around

    意思:(参见週遍)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是以

    读音:shì yǐ

    繁体字:是以

    英语:therefore

    意思:连词。因此;所以。
    《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宋·苏舜钦《火疏》:“明君不讳过失而纳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