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
意思:女人不在逃避,在这里送爹娘。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北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情感的诗,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
首联“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描绘了诗人居住的房子,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有着南北两个宽敞的厅堂,中间有通廊连接,十扇窗户常年敞开,四方来风都带着清爽的气息。这些描述展现出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颔联“风长日气远,六月有余凉。”进一步描绘了房子的舒适和宜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因为有敞开的窗户和通廊的通风,也能感受到凉爽的风和清新的空气。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和孝顺。“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儿女们不喜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只有他留下来照顾父母。“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关心和担忧,他们年纪大了,头发花白,容易受到寒暑的影响。
“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壼觞。”这里描绘了诗人和父母之间的日常生活,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意地躺卧起身,有客人的时候,他们会准备酒食招待。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和照顾。
“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这里描述了诗人今年生病的情况,他正在用膏药和花椒汤治疗自己的疾病。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即使面临困难和疾病,他仍然积极面对。
最后,“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他想象着有一天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故乡,那里有苍翠的松柏和熟悉的山水。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的乡土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人性,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