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意思:不但是完全相信吗,尽早使忠臣知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读《汉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禾黍、桃李、荆棘等草木在不同天气和季节下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通过“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的描述,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植物生长和衰败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这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公正和道德的重要性。
接着,诗中进一步指出“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即草木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的荣枯不应该相等。这暗示了人们在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等方面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然后,诗中呼吁人们应该“优游两不断”,即在对待忠臣和奸邪的问题上应该谨慎而坚定,不能轻易地相信一个人或完全不相信一个人。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正的判断力,不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
最后,诗中通过“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的表述,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臣和奸邪被混淆的悲痛之情。这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公正的判断力,不要被一时的情感所左右,同时也呼吁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