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意思:轩裙大炉鼓风,培养一代人。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繁华与隐居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赞美。首句“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描绘了世俗的繁华景象,轩裳、大炉鞲等意象象征着社会的喧嚣与繁忙。诗人感叹这种生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人们往往迷失于其中,追求物质享受而忘记了内心的追求。 接下来,“従衡落模范,谁复甘饥贫”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他认为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忘记了真正的价值观,甚至甘愿忍受饥贫之苦。 诗中的“方回痴”与“怀祖黠”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执着于世俗追求,后者则狡黠地为自己谋取利益。诗人感叹这些人都失去了内心的纯真,投身于浩渺无边的世俗之中。 然后,诗人通过“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来赞美那些独立于世俗之外,坚守内心信仰的人。这些人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与邻居亲朋也很少往来。 诗中的“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中优秀人物的赞美,这些人都有英气勃勃,是家族中的佼佼者。 最后,“我従海外归,喜及崆峒春”以下几句,描述了诗人从海外归来,喜悦地迎接家乡的春天。他得到了异书,又结识了逸民,感到十分高兴。诗中的“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命运,展现了诗人对世俗与隐居的思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赞美。诗歌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従衡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瞋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従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阳行先以《登真隐诀》见借。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陶冶

    读音:táo yě

    繁体字:陶冶

    英语:edify

    意思:
    1.陶工和铸工。
    《孟子滕文公上》:“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 世人

    读音:shì rén

    繁体字:世人

    英语:(common) people

    意思: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轩裳

    读音:xuān cháng

    繁体字:軒裳

    意思:(轩裳,轩裳)

    1.犹车服。
    晋·陶潜《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一妹以天人之姿,薀不世之艺,

  • 大炉

    读音:dà lú

    繁体字:大爐

    意思:(参见大炉,大鑪)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