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江南向夔州》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意思:朋友知道巫山上,在你一起徘徊。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下江南向夔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雾气消散,洲浦上的渔民开始唱着歌儿来打渔。这里用“棹歌”来形容渔民的劳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这两句描绘了江水的绿色和山峦的青翠,以及它们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诗人用“逶迤”形容江水,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青山相向开”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壮美。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这两句描绘了历史和现实的交融。诗人通过描绘城市的位置和云彩的接连,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美丽。这里的“蜀帝祀”指的是蜀地的历史传说,而“楚王台”则暗示了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最后两句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前在巫山时已经知道这里的美丽,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不禁感到徘徊和留恋。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诗人自己,也代表了所有在外漂泊、思念故乡的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游子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作者介绍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巫山

    读音:wū shān

    繁体字:巫山

    英语:Mt. Wu, on the Changjiang River by the Three Gorges

    意思: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

  • 旧知

    读音:jiù zhī

    繁体字:舊知

    意思:(旧知,旧知)
    犹故交。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吾备旧知,故陈至情。”
    南朝·宋·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方舟析旧知,对筵

  • 游子

    读音:yóu zǐ

    繁体字:游子

    短语:客 行人 行者 行旅

    英语:man travell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意思:(参见游

  • 上游

    读音:shàng yóu

    繁体字:上游

    英语:upper reaches

    意思:
    1.指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或其附近地区。
    《史记项羽本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