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意思:诏书同意驱逐阳和到,大路开花处处新。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是一首表达了离别与归乡主题的诗。 首句“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直接点明主题,描述了作者过去的自己是一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而现在则是远隔四千里之外的归乡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喜悦。 “诏书许逐阳和至”一句,描绘了朝廷的诏书允许自己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归乡,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阳和”指的是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驿路开花处处新”一句,则是对归乡途中的景象进行了描绘。驿路上的花朵绽放,处处都是新的景象,象征着归乡之路的美丽和充满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从南到北的离别与归乡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驿路

    解释

    驿路 yìlù

    [post road] 驿道

    引用解释

    驿道;大道。《宋书·刘勔传》:“臣又以为 郾城 是贼驛路要戍,且经蛮接嶮,数百里中裹粮潜进,方出平地。” 唐 王昌龄 《

  • 诏书

    读音:zhào shū

    繁体字:詔書

    短语:旨 诏 诰 敕

    英语:rescript

    意思:(诏书,诏书)
    皇帝颁发的命令。
    《史记儒林列传》:“臣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