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热遣怀》 盛夏火用事,长日不可堪。

盛夏火用事,长日不可堪。

意思:盛夏火作用,长时间不能忍受。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大热遣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盛夏酷暑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炎热、汗水淋漓、四野红岚的景象,表达了对清凉雨水的渴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例如,“热汗发我肤,如泉溢穹嵁”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汗水如泉水般涌出,流露出酷暑难耐的感受。“清晨登楼望,四野皆红岚”一句,则展现了清晨登高远眺,四周红雾弥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炎热的氛围。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一些生动的动词,如“涌出”、“飘飖”、“熇”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和渴望清凉的感觉。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例如,“玄冥将禺疆,侧身入禋龛”一句,暗示着祈求雨水的祭祀活动,进一步表现了人们对清凉雨水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盛夏酷暑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清凉雨水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敏锐观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夏火用事,长日不可堪。
热汗发我肤,如泉溢穹嵁。
清晨登楼望,四野皆红岚。
坡坨会稽山,缥缈浮郁蓝。
何出作雨泽,一洗暍与酣。
须臾玻璃盘,涌出琉璃潭。
杂气若绛旂,飘飖散空<山含>。
朱光熭九幽,天气熇以<面含>树木首咸俯,鸟兽声尽暗。
玄冥将禺疆,侧身入禋龛。
渊蛇葺短鳞,山龟灼枯<府龟>。
悍熊伏朝鼢,困龙缩秋蚕。
焦根裂埴断,毙鹬蚌脯含。
水井为汤池,冶容成病颔。
渡水翅帖帖,守门口舑舑。
蜩螗轻绡翼,依阴萃枫柟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长日

    读音:cháng rì

    繁体字:長日

    意思:(长日,长日)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

  • 用事

    读音:yòng shì

    繁体字:用事

    英语:act

    意思:
    1.谓有所事。指行祭祀之事。
    《周礼春官大祝》:“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郑玄注:“用事,亦用祭事告行

  • 盛夏

    读音:shèng xià

    繁体字:盛夏

    短语:大暑 三伏天

    英语:midsummer

    意思: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吴子料敌》:“盛夏炎热,晏兴无闲,行驱飢渴,务

  • 可堪

    读音:kě kān

    繁体字:可堪

    英语:how be able to endure or bear

    意思:
    1.犹言那堪,怎堪。
    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