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许越州》 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

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

意思:现在听说许子春,来守住会稽山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许越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贺知章晚年生活的赞美和怀念之诗。诗人通过描绘贺知章在晚年居住在开元冠盖里,过着清净、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这位唐代著名诗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贺知章在晚年居住的环境,如“开元冠盖里,无若贺知章。”这里的“开元冠盖里”指的是贺知章晚年居住的地方,而“无若”则表达了诗人对贺知章的敬仰之情。接着,“乞得镜湖水,洗出明月光。”描绘了贺知章的生活环境,他乞得镜湖之水,洗出明月光,表现出他内心的清净和明亮。 “行坐镜与月,身衣羽人裳。”进一步描绘了贺知章的生活状态,他行坐之间,与明月相伴,身着羽衣,表现出他超凡脱俗的形象。而“心存黄庭经,目视白鸟行。”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 “岁时忽已古,高韵抗彭庄。”这里用典故表达了贺知章的高尚品格和超凡气质,与彭庄相比也不逊色。 最后,“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诗人通过许子春的典故,表达了对贺知章后继有人、精神得以传承的欣慰之情。“稽山风月在,镜水菰蒲长。”描绘了稽山的美景和贺知章曾经生活过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贺知章的怀念之情。 “腊市开梅萼,霰雪凌早芳。”描述了冬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贺知章晚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则表达了新的一年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贺知章晚年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唐代著名诗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开元冠盖里,无若贺知章。
乞得镜湖水,洗出明月光。
行坐镜与月,身衣羽人裳。
心存黄庭经,目视白鸟行。
岁时忽已古,高韵抗彭庄。
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
稽山风月在,镜水菰蒲长。
腊市开梅萼,霰雪凌早芳,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焙边可以啜,树间可以觞。
贺老於当日,必定无此尝。
唯有李白诗,酒船芙蓉香。
安得效白也,剩载借艅艎。
与君同醉翁,智虑收肝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稽山

    读音:jī shān

    繁体字:稽山

    意思:会稽山的省称。
    《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宋·陆游《沈园》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