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困名场,万里有慈亲。
意思:八年困名场,里有慈爱的父母。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林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流寓江南,经历了八年的科举生涯,终于在友人的帮助下中了进士,而此时,他的母亲也已病逝。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生涯的厌倦,对母亲的怀念,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首联“八年困名场,万里有慈亲”,直接点明作者在科举场中奋斗了八年,终于离开了故土,万里之外,只有慈母在期盼着他的归来。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生涯的厌倦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颔联“吟变闽越声,衣有京洛尘”,描述了作者在福建、河南等地游学时,吟唱着变声,身上的衣物却沾满了京洛的尘土。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在科举场中的艰辛和疲惫,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京城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颈联“况复久相依,知子文行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作者在科举生涯中得到了友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信任和赞赏,认为友人的品行淳朴、文采出众。
尾联“不能致一第,虚作金銮臣”,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自己的失望之情。尽管作者在科举生涯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获得一官半职,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奈。同时,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金銮殿的讽刺和不满,认为那些虚假的金銮殿臣子并没有真正的才能和品德。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生涯的厌倦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