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衍师见赠》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意思:轩然出人群,快乐像打霜鹞。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答衍师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衍师的赞美诗,通过对衍师生平的描述,表达了对衍师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绘衍师眉骨清秀,轩然出群,像击霜鹞一样迅捷。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衍师敏捷、清秀形象的赞美。同时,作者也通过描述衍师早年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衍师学识渊博的赞美。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衍师对此的感受。他看到天下大乱,感到忧心忡忡,同时也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茫。但是,衍师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出家修行,希望能挽救国家的命运。作者通过描述衍师的修行经历和决心,表达了对衍师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衍师的感激之情,并祝愿他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游览名山,享受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衍师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衍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
欲陈兴坏端,往应乞言诏。
乾纲会中颓,四海起攘剽。
仰头望天扃,氛祲匿羲曜。
蕃邦日寻兵,纁玉罢朝頫。
木颠岂绳维,长往遂沦耀。
披缁别家人,欲挽首屡掉。
超哉休远徒,高躅愿追绍。
初来北城刹,驻锡问宗要。
相逢共宵哦,篝火树间照。
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
我或劝之冠,不答但长笑。
留连忽中离,名山赴佳召。
颇知此行乐,夙志酬历眺。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轩然

    读音:xuān rán

    繁体字:軒然

    英语:delightedly

    意思:(轩然,轩然)

    1.高昂貌。
    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轩然神功,坐受嘉栗。”

  • 人群

    读音:rén qún

    繁体字:人群

    短语:人潮

    英语:a crowd

    意思:众人;成群的人。
    《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 出人

    读音:chū rén

    繁体字:出人

    意思:
    1.超出众人。
    《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