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映月元非暗,病眼生花本是空。
意思:浮云掩映月元不是黑暗,病眼开花本是空。
出自作者[唐]朱长文的《彦和善谈性理子文继成偈句见要属和谨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首联“万法都明一瞬中,可邻情膜久相蒙”,表达了佛法是明彻一切的,但这种明彻只在瞬间存在,而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和膜拜却常常被长久地蒙蔽。这里的“万法”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情感、观念等。“一瞬中”强调了时间的短暂,而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颔联“浮云映月元非暗,病眼生花本是空”,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显现并不需要依赖外界的明暗或物质的存在,而是基于自身的理解和认知。这里的“浮云映月”可以理解为浮云在月光下的倒影,虽然看起来是黑暗的,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黑暗。同样,“病眼生花”表达了即使眼睛有病,看到的也可能只是虚假的景象,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形的。
颈联“断想求真犹未悟,将心觅佛转相攻”,表达了人们试图通过断绝想法、追求真实来领悟佛法,但这种做法却未能领悟到真理。这里的“断想求真”是指停止思考、追求真实的过程,而“将心觅佛”则是指试图通过自己的心去寻找佛法。然而,这两者都未能达到真正的领悟。
尾联“谁能吸尽曹溪水,莫负当年祖道东”,表达了对追求真理者的期望和鼓励。这里“曹溪水”可以理解为佛法的源头,“祖道”则是指佛教的传承和教诲。这句诗鼓励人们去吸纳佛法的源头,不要辜负了佛教的教诲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去追求真正的佛法,不要被世俗的观念和情感所蒙蔽,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佛教的教诲和传承。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