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白闍梨》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意思:无论从参与净社,回首疲倦飞蓬。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赠白闍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是一首描绘诗人归隐后生活状态的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 首联“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诗人以瓶锡为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瓶锡倦西东,意味着诗人已经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和奔波,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归来一榻空,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空荡荡的床榻上只有自己一人,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在。 颔联“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描绘了诗人的学识和修养。宗乘能自判,表明诗人有深厚的佛学修养,能够独自领悟佛法真谛。文学更兼通,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造诣。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在归隐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 颈联“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彻夜讲堂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讲堂上彻夜讨论学问的场景,月光洒在讲堂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定回枯树风,则描绘了诗人禅定后,枯树上的风声也变得柔和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禅定的热爱和领悟。 尾联“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感慨和对尘世的无奈。无从参净社,意味着诗人无法参与尘世中的净社活动,表达了对尘世的无奈和遗憾。回首倦飞蓬,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眷恋和不舍,如同飞蓬一样飘荡不定,却又无法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归隐后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诗人在尘世中经历了许多,最终选择了归隐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禅定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瓶锡倦西东,归来一榻空。
宗乘能自判,文学更兼通。
讲彻夜堂月,定回枯树风。
无从参净社,回首倦飞蓬。

关键词解释

  • 飞蓬

    引用解释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

  • 无从

    读音:wú cóng

    繁体字:無從

    短语:鞭长莫及 无法 束手无策 心有余而力不足 黔驴技穷 望洋兴叹 独木难支 一筹莫展 无计可施 爱莫能助 力不从心 孤掌难鸣

    英语:(n) not hav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