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泊松江渡》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意思:离开家乡现在已远,再上望京楼。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泊松江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并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首联“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描绘出一片寂静、凄凉的夜色,故宫之地空旷而寂静,月色清凉,风露冷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凄凉感。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动态,鸡在边塞的营地中开始报晓,大雁在古城的上空飞过。这里用鸡鸣雁过来反衬夜的寂静,更加强调了环境的荒凉和冷清。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这句描绘了归乡之路的景象,杨柳依依,蒹葭苍苍,一艘船正要南渡。这里用杨柳和蒹葭来象征归乡之路的漫长和艰难,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人登上望京楼,更加怀念京城。这里用望京楼作为诗人思乡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