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意思:老乌赋分多么贫穷,没有哭已被邻居公生气。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鸟夜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老乌”为题材,通过对老乌栖息、啄食等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老乌在树枝上啼叫、啄食楮桃的情景,但楮桃已空,叶子凋零,老乌仍在啄食枯枝寻找虫蚁,表现出老乌的贫寒境遇。接着诗人感叹老乌的命运,说它本应得到人们的同情,但却因为邻公嗔其未啼而被嫌弃。诗人借此揭示了贫者无人问津、富者受人追捧的社会现实。
二、三段诗人将笔锋转向鹦鹉,以吴中贵游重鹦鹉的奢华生活作对比,表达了对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反思。诗人通过描绘鹦鹉受人珍视、娇宠的生活,暗示了人们对贫者的冷漠与忽视。
最后一段诗人再次回到老乌,以“老乌事事无足录”作结,表达了对世态炎凉、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而“人间犹传夜啼曲”则暗示了贫者内心的苦楚与无奈,他们的哀鸣在人间流传,但却无人问津。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老乌这一小题材,揭示了世态炎凉、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