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史杂感》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意思:上书曹休讨伐贼,进爵在迎銮。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读史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读史杂感》是清朝诗人吴伟业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这首诗产生于清朝初期,当时清政权刚刚建立,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吴伟业作为一位前朝遗臣,深感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同时也对清朝的统治感到不满和忧虑。因此,他通过《读史杂感》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思考。 在诗中,吴伟业借古讽今,通过咏史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评。他对于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和忠臣义士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同时,诗中还流露出对于普通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体现了吴伟业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读史杂感》的创作背景与清朝初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吴伟业对于历史和现实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进爵

    读音:jìn jué

    繁体字:進爵

    英语:be promoted to a higher rank

    意思:(进爵,进爵)

    1.进升爵位。
    《礼记射义》:“射中者得与于祭

  • 上书

    读音:shàng shū

    繁体字:上書

    英语: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 send in a memorial

    意思:(上书,上书)

  • 迎銮

    读音:yíng luán

    繁体字:迎鑾

    意思:(迎銮,迎銮)
    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
    《新唐书赵珝传》:“昭宗还长安,诏入朝,赐号‘迎銮功臣’。”
    清·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福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