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谁人镌佛像,岭头何处觅仙翁。
意思:石骨谁人刻佛像,岭头何处觅仙翁。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葛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云几叠翠岚重,往往疏钟出梵宫》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宗教文化的优美诗篇。
首联“白云几叠翠岚重,往往疏钟出梵宫。”描绘了白云叠嶂,翠岚重重的自然景色,以及不时传出的稀疏钟声从寺庙中传出,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颔联“石骨谁人镌佛像,岭头何处觅仙翁。”进一步描绘了诗中的主题——佛教和道教文化。石头的质地如何适合雕刻佛像,而传说中的仙翁又在哪里。
颈联“楼台水月丹青地,帘幕莺花锦绣丛。”则转向了寺庙中的楼台和花园,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如画般美丽的地方,以及莺啼花开、如锦绣般繁华的景象。
尾联“游子莫支苍竹去,风雷容易起虚空。”表达了作者对游子的劝诫,不要只关注眼前的苍翠竹林,而要警惕风雷的潜在威胁。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清醒。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佛教文化的神秘以及人生的无常变化。通过描绘这些主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警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