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意思:四匹马在春季定哪一天,也听到钟鼓满城欢。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首联“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描绘了午后的窗前,炉火未残,春意盎然。春天的花期因为温暖的气候而特别漫长。“春许花期特地宽”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宽容。 颔联“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大雁被初春的暖意惊醒,池中的藻类也感到温暖。然而,山谷中的黄莺和井边的梧桐却仍然有些畏寒。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变化。 颈联“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诗人建议不需要到园中去寻找春色,只需在楼前远望,就能欣赏到春天的美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开朗。 尾联“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诗人期待四匹牡马载着春意行来的日子,也听到了满城的钟鼓声,表现了春天的欢庆和热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景,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
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
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钟鼓

    读音:zhōng gǔ

    繁体字:鍾鼓

    英语:bell

    意思:(钟鼓,锺鼓)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语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行春

    读音:xíng chūn

    繁体字:行春

    意思:
    1.谓官吏春日出巡。
    《后汉书郑弘传》:“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李贤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