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裴煜二首》 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

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

意思:屑屑拖地蓬,清风为吹嘘。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答裴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谦虚的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愿强求与他人相合,选择闭门自居。他非常尊敬公相,觉得一室之中,公相的存在犹如多余的,这显示了他的恭敬和谦逊。同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觉得儿子的文行兼备,自己不如。因此,他的儿子成为了他的朋友,他们的关系非常欢诚,如同水与鱼的关系。诗人用新诗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笔触生动,如同璠欤般美丽。他将自己比作屑屑委地的蓬草,渴望得到清风的吹嘘。最后,他期望能够得到公相的规诲,以帮助自己改善顽疏之处。整首诗表现了诗人的谦虚、恭敬、爱子之情,以及对公相的尊重和期望,笔触生动,意境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拙者羞强合,因成杜门居。
岂知公相尊,一室若有余。
爱子富文行,顾为己不如。
所以子之党,顿见我仆车。
欢诚激孤绪,合若水纵鱼。
新诗八十言,笔端产璠欤。
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
相期在规诲,庶以辅顽疏。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吹嘘

    读音:chuī xū

    繁体字:吹噓

    短语:树碑立传

    英语:puff

    意思:(吹嘘,吹嘘)

    1.唿气。
    《隋书儒林传王孝籍》:“咳唾足以活枯鳞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屑屑

    读音:xiè xiè

    繁体字:屑屑

    英语:trifling; trivial

    意思:
    1.劳瘁匆迫貌。
    《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

  • 委地

    读音:wěi dì

    繁体字:委地

    意思:
    1.蜷伏于地。
    《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