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定风波·晚岁监州闻荔枝》 润草山花光照坐。

润草山花光照坐。

意思:滋润草山花光照坐。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定风波·晚岁监州闻荔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是一首深切表达对荔枝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和丰满,以及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品尝荔枝的情景,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诗人以年老的身份,在监州听到荔枝即将成熟的消息,看到荔枝鲜红饱满,垂挂在枝头,压弯了栏杆。这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荔枝即将成熟,红艳艳的果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万里来逢芳意歇”,诗人表达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品尝荔枝的感慨。尽管他跋山涉水,历经艰辛,但当他终于品尝到这美味的果实时,却发现今年的荔枝已经失去了往年的香气和味道,这让他感到十分失落和遗憾。 “满盘空忆去年时”一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他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他坐在那里品尝荔枝的情景,满盘的荔枝让他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然而现在,这种满足和幸福已经不再,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和遗憾。 接下来的诗句“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草地上开着鲜花,阳光照在草地上,温暖而舒适。然而春天已经过去,桃李已经凋谢,这让诗人感到时光流逝,年华不再。 “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担忧。他担心自己所在的境况无法保持荔枝的新鲜和美丽,担心荔枝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枯萎和失去香气。这种担忧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保持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无法长久保持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岁监州闻荔枝。
赤英垂坠压阑枝。
万里来逢芳意歇。
愁绝。
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
春过。
等闲桃李又累累。
境负寒泉浸红皱。
消瘦。
有人花病损香肌。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花光

    引用解释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

  • 山花

    读音:shān huā

    繁体字:山花

    意思:
    1.山间野花。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杜甫《早花》诗:“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金·赵秉文《仿

  • 光照

    读音:guāng zhào

    繁体字:光照

    短语:日照

    英语:illumination

    意思:
    1.光芒普照。
    《国语郑语》:“天明地德,光照四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