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彼此有、万重心诉。

彼此有、万重心诉。

意思:彼此有、万重心诉。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心诉”,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以及离别后深深的相思之情。这里,“香闺”和“临别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温馨而感人的场景,而“万重心诉”则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如潮水般涌来,难以言表。 接下来,“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描绘了离别后的世界,如同隔绝的桃源,无处可寻。这里的“淡云轻霭”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思念的轻柔,而“隔桃源无处”则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描绘了梦醒后的情景,银屏上的画烛依然明亮,但夜却已经深了。这里,“梦觉”和“天欲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相思之情的持久。 最后,“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渴望,希望像鸳鸯一样能够飞到对方身边,表达出深深的相思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记得香闺临别语。
彼此有、万重心诉。
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
梦觉相思天欲曙。
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
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重心

    读音:zhòng xīn

    繁体字:重心

    短语:主脑 主体 基点 主导 主心骨

    英语:center of gravity

    意思:
    1.力学上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