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攀秀才》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意思:礼乐与征伐,由明光宫。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赠攀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五代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 首联“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龙战。开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描绘了五代时期战乱频仍的局面,如同棋局一般,皇权如何建立,如何稳固,成为了作者思考的问题。 颔联“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描绘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英明神武,如同旭日东升,照亮了黎明。 颈联“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描绘了微子进入姬周王朝,拯救了混乱的局面,最终实现了天下大同,风和日丽。这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乐观态度。 尾联“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九。”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赞美和期待,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和谐与繁荣。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社会变革的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龙战。
开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攀公江表来,经纶还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动未大赏,积庆宜我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明光

    读音:míng guāng

    繁体字:明光

    英语:Minh Quang

    意思:
    1.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之五:“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 征伐

    读音:zhēng fá

    繁体字:徵伐

    短语:兴师问罪 征

    英语: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意思:讨伐。
    唐·邵谒《战城南》诗:“武皇

  • 礼乐

    读音:lǐ yuè

    繁体字:禮樂

    英语:ritual music

    意思:(礼乐,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礼记乐记》:“乐

  • 自明

    读音:zì míng

    繁体字:自明

    意思:
    1.自我表白。
    《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