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门石楼看伊川》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意思:百尺高楼台通鸟道,一条烟水属僧家。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龙门石楼看伊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诗人游览山水时所见景色和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数朝从欵走烟霞,纵意凭栏看物华”,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水时逍遥自在的状态,他沿着烟雾缭绕的山间小路漫步,随意地倚着栏杆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这里的“烟霞”和“物华”都是指山水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诗人继续描绘高耸的楼台连接着鸟道的景象,以及一川烟水属于僧家的宁静氛围。这里的“通鸟道”和“属僧家”都体现了山水的清幽和静谧,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夸”,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不相信官场的荣华富贵能够让人满足。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简单追求。 最后两句“此景得游无事日,也宜知幸福无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幸福的感悟。他认为在这样的景色中无忧无虑地游玩,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幸福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简单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朝从欵走烟霞,纵意凭栏看物华。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夸。
此景得游无事日,也宜知幸福无涯。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一川

    读音:yī chuān

    繁体字:一川

    意思:
    1.一条河流。
    《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僧家

    读音:sēng jiā

    繁体字:僧家

    意思:
    1.僧人,和尚。
    唐·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