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浣溪沙》
霜鬓真堪插拒霜。
霜鬓真堪插拒霜。
意思:
霜鬓真堪插拒绝霜。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浣溪沙》
全文创作背景
苏轼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与徐州的旱灾有关。在宋神宗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078年的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领民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他赴徐门石潭谢雨的路上写成的。
相关句子
不解膏霜鬓。
--
出自《点绛唇·春草池塘》作者:[宋]程大昌
霜鬓缕。
--
出自《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 附见雪楼乐府内》作者:[元]燕公楠
霜鬓两边白。
--
出自《赠友人其三》作者:[唐]李白
霜鬓湿。
--
出自《鸟夜啼 月下用前韵》作者:[元]刘敏中
小插依霜鬓。
--
出自《赏海棠》作者:[宋]姜特立
天然姿质真堪爱真堪爱。
--
出自《秦楼月 咏松》作者:[元]王丹桂
真堪笑。
--
出自《点绛唇·仙友苍苍》作者:[宋]王十朋
真堪笑。
--
出自《渔家傲·七坐道场三奉诏》作者:[宋]无际道人
真堪惜。
--
出自《谒金门·真堪惜》作者:[宋]无名氏
真堪羡。
--
出自《渔家傲·叮嘱庖人常作善》作者:[元]马钰
真堪赏。
--
出自《渔夫舞》作者:[宋]史浩
真堪羡。
--
出自《渔家傲·日照阳魂空中炼》作者:[元]侯善渊
船行老眼浑多忘,唤作西湖插拒霜。
--
出自《桑畴》作者:[宋]杨万里
羞涩东篱九日黄,拒霜粗俗不宜霜。
--
出自《和胡端约岩桂六首》作者:[宋]蔡戡
读书堂前霜月明,读书堂后霜风声。
--
出自《戏韩子师》作者:[宋]韩元吉
如霜之荣。
--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薄薄板桥霜。
--
出自《朝中措·桔肥梅小蜡橙黄》作者:[宋]赵必?
几度霜
--
出自《秋江月》作者:[明]韩上桂
静念霜繁。
--
出自《赠从弟弘元》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履霜不衰。
--
出自《四言诗十一首 其五》作者:[汉]嵇康
昨夜霜风。
--
出自《行香子·昨夜霜风》作者:[宋]苏轼
诗句原文
霜鬓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霜鬓
读音:
shuāng bìn
繁体字:
霜鬢
英语:
grey temples
意思:
(霜鬓,霜鬓)
1.《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二》:“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霜鬓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