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楼》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

意思:青芜低矮潮湿的地方,白露很空旷天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西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大江边危楼夕照前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 首句“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描绘了小郡和大江的壮丽景象,危楼夕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危楼前的大江边显得格外壮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青芜覆盖着低洼的湿地,白露弥漫在空旷的天际,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这里的“青芜”和“白露”象征着生机与死亡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他无法与家人联系,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这种乡国之思和忧虑深深打动着读者。 最后,“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这两句表明战事仍在继续,诗人已经在那里战斗了三年。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勇敢,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江边的危楼夕照,青芜湿地和白露泬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诗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思考,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青芜

    读音:qīng wú

    繁体字:青蕪

    意思:(青芜,青芜)

    1.杂草丛生的草地。
    唐·杜甫《徐步》诗:“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宋·周邦彦《大酺春雨》词:“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

  • 白露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露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White

  • 湿地

    读音:shī dì

    繁体字:濕地

    短语:场地 集散地 栖息地 名胜地 根据地 禁地 半殖民地 工地 纪念地 某地 疗养地 圣地 旱地 产地 殖民地 保护地

    英语:marsh

  • 卑湿

    读音:bēi shī

    繁体字:卑濕

    英语:dampness of a low-lying land

    意思:(参见卑溼,卑湿)

    造句:

  • 泬寥

    读音:jué liáo

    繁体字:泬寥

    意思:亦作“泬漻”。

    1.清朗空旷貌。
    《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王逸注:“泬寥,旷荡空虚也。或曰,泬寥犹萧条。萧条,无云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