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北顾楼诗》 南城连地险。

南城连地险。

意思:南城连续地险。

出自作者[南北朝]萧衍的《登北顾楼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旅途中欣赏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旅途中的山川、河流、湖泊、岩石、草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首联“歇驾止行警,回舆暂游识”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停歇,不再驾驶马车,而是选择步行来欣赏周围的风景。而“回舆暂游识”则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短暂性和偶然性,也许是因为时间有限,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而临时决定。 颔联“清道巡丘壑,缓步肆登陟”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行为,清道表示巡查道路,巡丘壑则表示在山间小路上漫步。而“缓步肆登陟”则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态度,他慢慢地行走,尽情地攀登,享受着旅途中的乐趣。 颈联“雁行上差池,羊肠转相逼”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雁行表示排列成行的飞鸟,羊肠则表示曲折的山路。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道路的曲折。 接下来的一联“历览穷天步,矖瞩尽地域”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观察和感受,他一路走来,观察到了天地的尽头,看到了地域的广阔。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最后两联“南城连地险,北顾临水侧”和“深潭下无底,高岸长不测”描绘了旅途中的城市和自然景观,南城的险要地势和北望水边的景色,以及深潭的深不见底和高岸的高不可测,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歇驾止行警。
回舆暂游识。
清道巡丘壑。
缓步肆登陟。
雁行上差池。
羊肠转相逼。
历览穷天步。
矖瞩尽地域。
南城连地险。
北顾临水侧。
深潭下无底。
高岸长不测。
旧屿石若构。
新洲花如织。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的“禅位”,建立南朝梁。

萧衍统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他为了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对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他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衍博通文史,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

关键词解释

  • 连地

    读音:lián dì

    繁体字:連地

    意思:(连地,连地)

    1.犹接壤。
    宋·赵蕃《蕃近有鄙句简诸公而广文先生专以见贶盛意自不可不答》诗:“章·贡昔连地,沅·湘今一乡。”

    2.地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