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
意思: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空几乎控制风。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初阳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是一首描绘宝山山顶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联“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中,作者以“宝山”代指宝山山顶,以“芙蓉”比喻山顶的美丽景色。同时,作者也暗示了山顶的高耸入云,仿佛是仙人御风而上的仙境。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山顶的壮丽景象。
颔联“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日月光华和云萍踪迹。作者用“含吐异”来形容日月光华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而“云萍踪迹往来空”则表达了作者对山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石盘草子粘深碧,土级苔花剥碎红”则描绘了山顶上的石盘、草子和土级等自然景观。作者用“深碧”形容草子的颜色,用“碎红”形容苔花的颜色,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细节。同时,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尾联“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则表达了作者对山顶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追求。作者认为,山顶美景与道教精舍相距不远,因此可以通往蓬瀛仙境。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宝山山顶的美景和神秘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道教文化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