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云秀禅师真赞》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意思: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法云秀禅师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佛教法云大士的诗,表达了对这位大士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法云大士的天骨岩岩,如来津梁的形象,表达了这位大士是佛法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佛法的桥梁和纽带。接着,诗中描绘了法云大士手捉日月,断取庄严的形象,表达了这位大士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能够断除烦恼,获得庄严。 其次,诗中描述了法云大士的功德和威德,国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击大雷霆,布洒甘露等,表达了这位大士能够普度众生,为众生带来福祉和利益。大圆镜中,慈悲威怒,表达了这位大士具有慈悲和威严两种特质,能够为众生带来慈悲和庇护。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法云大士的敬仰之情,维此象法,依正法住,後二百岁,亦莫予敢每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大士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教法云大士的诗歌,表达了对这位大士的敬仰和崇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智慧,能够为人们带来心灵的安慰和庇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
国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
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
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後二百岁,亦莫予敢每。
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大士

    读音:dà shì

    繁体字:大士

    意思:I

    1.德行高尚的人。
    《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
    《韩诗外传》

  • 岩岩

    读音:yán yán

    繁体字:岩岩

    解释:1.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 2.高大;高耸。 3.威严。 4.开张貌。 5.形容瘦削柔弱。

    详细释义:1.高

  • 法云

    读音:fǎ yún

    繁体字:法雲

    意思:(法云,法云)
    佛教语。谓佛法如云,能覆盖一切。
    《华严经入法界品》:“深入菩萨行,乐闻胜法云。”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廕法

  • 天骨

    读音:tiān gǔ

    繁体字:天骨

    意思:
    1.星相家谓天庭多奇骨者,人物杰出。多指人的气度、格调而言。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汉·蔡邕《荆州刺史庾侯碑》:“视(或作“朗”)鉴出于自然,英风发乎天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