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欲写潇疏景,举目遥岑更望赊。
意思:晚上要来写着疏景,举目远望更希望远。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灵应寺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木森森小径斜,淡烟横锁两三家。晚来欲写潇疏景,举目遥岑更望赊。》以其精炼的词句和深远的意境,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乡村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老木森森小径斜”,诗人以“老木”为起兴,描绘出一幅静谧、悠远的乡村景象。这里的“老木”不仅指树木的年老,更象征着岁月和时光的沉淀,给人一种沉静、古朴的感觉。“小径斜”则描绘出一条曲折的小路,延伸向远方的画面,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神秘感。
“淡烟横锁两三家”一句,诗人以淡雅的色彩,描绘出乡村特有的炊烟袅袅、人家疏落的景象。这里的“淡烟”给人一种朦胧、柔美的感觉,而“两三家”则增添了乡村的温馨和生活的气息。
“晚来欲写潇疏景”一句,诗人以“晚来”点明时间,而“潇疏景”则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欲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举目遥岑更望赊”一句,诗人以“举目遥岑”描绘出远方的山峦,而“更望赊”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赊”字用得巧妙,不仅表达了距离的遥远,也给人一种朦胧、虚无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乡村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老木”、“小径”、“淡烟”、“山峦”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