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周知丞之官桐庐》 纸尾书名大,松边得句迟。

纸尾书名大,松边得句迟。

意思:纸尾签名大,松边得句迟。

出自作者[宋]刘植的《送周知丞之官桐庐》

全文创作背景

《送周知丞之官桐庐》是宋朝诗人刘植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为送别友人周知丞赴任桐庐县丞而作。其次,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刘植借送别之机,表达自己对官场、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具体来说,诗中描述了周知丞赴任桐庐的旅程和前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此外,诗中还可能涉及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体验和思考。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刘植送别友人赴任,同时也是作者借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态度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满桐江上,秋风洗印时。
字民知最近,占位莫嫌卑。
纸尾书名大,松边得句迟。
定怀东阔老,无复寄来诗。

关键词解释

  • 书名

    读音:shū míng

    繁体字:書名

    意思:(书名,书名)

    1.用于书写的文字。
    《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郑玄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

  • 纸尾

    引用解释

    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宋书·蔡廓传》:“ 廓 曰:‘我不能为 徐干木 署纸尾也。’” 唐 杜牧 《送沉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诗:“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纸尾书‘正月十九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接过来,在纸尾上签了名字。”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