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逸民诗 十二》 危心少知。

危心少知。

意思:心里稍微知道危险。

出自作者[南北朝]萧衍的《赠逸民诗 十二》

全文创作背景

《赠逸民诗 十二》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萧衍所作的一首诗,赠给一位逸民(隐居者)。萧衍不仅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喜欢与文人雅士交往,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萧衍在某个场合遇到了这位逸民,被其风采和才情所折服,于是写下了这首赠诗。诗歌表达了萧衍对逸民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逸民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和官场争斗的厌倦之情。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知。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的“禅位”,建立南朝梁。

萧衍统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他为了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并对尽量授予宗室诸王实权。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他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衍博通文史,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

关键词解释

  • 危心

    读音:wēi xīn

    繁体字:危心

    意思:谓心存戒惧。语本《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
    《后汉书明帝纪赞》:“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姦胜。”
    李贤注:“危心,言常危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