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意思:但见东轩可以隐藏多少,不知道你是监仓。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随樵父采都梁》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描绘都梁山的竹屋、松扉、溪流、乱石等自然景观,以及樵夫、公子、珍禽、野橘等人文元素,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描绘了诗人偶随樵父采都梁的情景。诗人来到竹屋松扉的樵夫家,尝试乞讨一碗清浆。在樵夫家中,诗人看到了东轩,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却不知道公子是在监仓中,暗示了公子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颔联“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进一步描绘了都梁山的环境,溪流中乱石砌成的墙垣古老而自然,山下的寒蔬散发着清香,让人食欲大增。这些细节描绘了都梁山的美景和自然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颈联“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自称是江南的老游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得不挂冠隐居。这既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一官仓庾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真的适合在田野间度过晚年,坐在松树根上看着山崖上的络绎不绝的游客。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也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随樵父采都梁,(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
)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
北望飞尘苦昼霾,洗心聊复寄东斋。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
一官仓庾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东轩

    读音:dōng xuān

    繁体字:東軒

    意思:(东轩,东轩)
    指住房向阳的廊檐。
    《文选陶潜<杂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吕向注:“轩,檐也。”
    南朝·梁·任昉《苦热》诗

  • 公子

    读音:gōng zǐ

    繁体字:公子

    短语:少爷

    英语:childe

    意思:
    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
    《仪礼丧服》:“公子为其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监仓

    读音:jiān cāng

    繁体字:監倉

    意思:(监仓,监仓)

    1.监督仓库。
    《宋史太宗纪一》:“丙寅,泗州录事参军徐璧坐监仓受贿出虚券,弃市。”

    2.监督仓库的官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