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
意思:需要风那敢望,下面的水更劳拉。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舟过大通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上风浪和渔民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风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描绘了淮河江面上云雾密集,河岸垂下层层云雾,江中浪花拍打着天空,给人一种壮阔无边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云和浪的形态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暗示了江上的风浪之大。
颔联“须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进一步描述了风浪的凶猛,诗人说渔民在江中行船,哪里敢奢望有风帮忙,即使有风,下水更是劳神费力。这里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深刻同情。
颈联“芦荻偏留缆,渔罾最碍船。”描绘了风浪中船只的艰难处境。诗人用“留缆”、“碍船”形象地表达了风浪对船只的阻拦,而“芦荻”、“渔罾”这些自然物也成了阻碍渔船前行的障碍。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物来表达渔民生活的艰辛。
尾联“何曾怨川后,鱼蟹不论钱。”最后两句诗人对渔民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尽管渔民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们并没有抱怨河神(川后),而是对鱼蟹毫不留情地按价收费。这里诗人暗示了渔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漠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风浪和渔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自然现象和人世艰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诗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