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意思:戍闲队伍分岔路,地远离家乡寄旆旌。

出自作者[唐]杨巨源的《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河战罢万方清》是一首描绘战争结束后和平景象的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联“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两河之间的战场安静下来,军队归来,重新认出了原来的营地。这一句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塞上的宁静景象,战士们停下马匹,仰望天空,秋天的塞外原野异常宁静,他们又来到河边,面对着清澈的水面,天空晴朗。这一句通过描绘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 颈联“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则转向了对军队生活的反思,战争结束后,军队也面临着新的生活,他们分散在不同的道路上,远离家乡,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飘扬的旗帜上。这一句表达了对军队生活的无奈和思乡之情。 尾联“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通过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平,而不是通过战争。这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坚定信念,相信通过和平的方式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不再需要长期的战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结束后和平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军队生活的无奈和思乡之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关键词解释

  • 家乡

    读音:jiā xiāng

    繁体字:家鄉

    短语:出生地 本土 乡 故土 诞生地 里 邻里 梓里

    英语:hometown

    意思:(家乡,家乡)
    自己家庭世代居住

  • 部伍

    读音:bù wǔ

    繁体字:部伍

    意思:
    1.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
    《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司马贞索隐:“《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

  • 分岐

    读音:fēn qí

    繁体字:分岐

    意思:见“分歧”。

    解释:1.见\"分歧\"。

    造句:他们之间确有分岐。意见纵有分岐,但其心则仍可能一致。如果他们两

  • 旆旌

    读音:pèi jīng

    繁体字:旆旌

    意思:泛指旗帜。
    《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唐太宗《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宋·苏轼《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