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意思:昨天梦所以山,草色已经黄蕙草。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弃鱼钓、求明王、谒天阶、归沧浪、至东郡、遇雨霜、梦故山、游大梁、见飞鸟、烧茅草、送故人等经历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 首联“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诗人自述十年来一直未能谒见天阶,实现自己的抱负,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鱼钓,归隐山林。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颔联“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诗人到达东郡时正值仲秋,天气已经下霜。蕙草已经变黄,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诗人通过描述眼前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故山的思念。 颈联“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诗人早晨离开铁丘,傍晚来到大梁。此时已是仲秋,景色萧条,飞鸟惊起。四周阴气弥漫,万里无光。这些景象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尾联“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诗人以“故人”自喻,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人赠送朋友玉壶,希望朋友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成为君子。这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成为有用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经历和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结合,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昨日

    读音:zuó rì

    繁体字:昨日

    英语:yesterday

    意思:
    1.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潘岳《悼亡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