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别令狐补阙》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意思: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酬别令狐补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首联“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表达了作者在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朋友即将离别的伤感。半字和期字,都表达了时间短暂,朋友相聚的时间转眼即逝,离别的时刻却即将来临。 颔联“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作者以锦段和青萍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是否会给予回应的疑惑和担忧。 颈联“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担忧。他明白人生有通有塞,但是朋友的安危却系于他们一身。 尾联“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作者以警露鹤和吸风蝉自比,表达了自己在离别之际的无奈和不舍。他像警露鹤一样辞别伴侣,像吸风蝉一样抱住树枝,不舍离去。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通过比喻和自比,作者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朋友未来的祝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不问

    读音:bù wèn

    繁体字:不問

    英语:pay no attention to

    意思:(不问,不问)

    1.不慰问。
    《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 弹冠

    读音:tán guān

    繁体字:彈冠

    意思:(弹冠,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注:“拂土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